三文鱼
三文鱼”(Salmon)是拉丁文“上升”(salmo)的意思。北大西洋的渔民们在不可考据的年代里,发现了这种洄游鱼,它们出生于大西洋沿岸的河流,成长于海洋,成熟后都会洄游到出生的河流里产卵。它们在洄游时会跃上瀑布,拼命向上游前进,于是便以拉丁文Salmon(上升)为名。
18世纪,激进的欧洲殖民者随着美洲大陆的开发进入大平洋沿岸。他们发现这里也有几种和Salmon有着相似生活习性的鱼类,连外形也极为接近。于是殖民者们就把这种鲑属(Salmo)鱼类统统都叫做Salmon。但是为了有所区隔,他们按照地域划分,由此便有了如今人们熟知的“大西洋鲑”(Atlantic salmon)和“太平洋鲑”(Pacific salmon)。
属于太平洋鲑的几种鱼类
Salmon肉质肥厚,也富含营养——除了富含蛋白质,同时也是摄取ω-3脂肪酸和维生素D的良好肉类来源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Salmon的胆固醇也不少,每100克肉就有214微克的胆固醇,和牛羊肺相当。随着市场对的Salmon需求不断增加。北欧沿海的野生大西洋鲑数量则随之下降。1960年代,挪威人开始尝试养殖大西洋鲑。再后来,大西洋鲑成为了欧洲和北美东海岸海水渔业的支柱海产。
大西洋鲑的产量增加与全球航海贸易网络的逐渐互通,让这种肉色橙红,带着明显白色脂肪条纹的美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动。在中国市场,Salmon最先在香港等沿岸地区出现,于是它也有了中文名字——按照Salmon与粤语相近的发音,将其称为“三文鱼”。
看着北欧沿岸大西洋鲑出口生意不错,太平洋鲑的人工养殖和捕捞也被不少人视为商业机会。但是全球三文鱼市场被大西洋鲑所占据,于是商人们就利用太平洋鲑与前者外形酷似,名字里也有“salmon”单词的特征,把这两种鱼类都叫做“三文鱼”。
所以,“三文鱼”一词是这种被人们追捧的鱼类,在全球贸易体系内诞生的一个“商业名词”
页:
[1]